当我们在品饮一款原料优质、转化优异的老白茶时,常常会用到“醇”这个字眼。那么,在品饮老白茶时,“醇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?我们又该作何理解?
“醇”的指的是浓稠。
对于老白茶来说,要达到浓稠的品质,需要一个转化、融合的过程。茶鲜叶从抽芽、展叶到成熟,其内含物质经历了一个不断转化、协调及融合的过程。而当传统白茶制作工艺不炒不揉、自然萎凋,鲜叶经过日光晒干或萎凋干燥后,其原有的平衡状态其实是被不断打破了的,内含物质也在剧烈地变化、重组。故而新的当年白茶的茶性就会表现得淡而不薄,富有活力,给人感觉更有个性,我们难以在这样的茶性中感受到“醇”的特征。当年刚制成的新白茶,清香甘甜,喝的是口感,但此时的茶寒性太大,身体虚寒的人不宜多饮;陈化3年后,茶性开始慢慢转变,颜色也越来越深,汤色由原来的杏黄色变为橙黄色,这时候的香气没有那么新茶明显,但是滋味开始多了醇厚和蜜甜。当充满活力的新白茶被长期储存或进一步加工制作成紧压白茶,无论是紧压条件下的湿热工艺产生发酵,还是存储于茶仓中进行缓慢的自然后发酵,茶叶的内质都在不断理顺、融合并一直朝着更为圆润、温顺、稳定的状态转化,白茶就会表现得越来越“醇”。